孩子該不該上學前班,學前班該不該上?
這個問題本不是個問題,可是由于前幾年學前班被教育部門“叫停”以后,卻成了很多家長心理糾結的地方。學前班到底該不該上呢?該不該讓孩子上學前班呢?。。。。。。
當初政府教育部門發(fā)布通告嚴禁幼兒園開辦學前班,也是經(jīng)過專家論證、幼兒園調查得來的。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學前班都在學習小學的課本內(nèi)容:拼音、語文、數(shù)學等,這叫做“拔苗助長”,當然要“叫停”!是對孩子的最大保護。
幼兒園和小學有著質的不同:
1、性質
幼兒園:托管式的玩。衣食住行都有老師一個一個的照顧,課堂都是游戲。
小 學:自主獨立的學習生活。算是孩子真正進入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2、時間差
幼兒園:沒有壓力,玩的時間多,休息的時間也多。
小 學:學習時間大幅增加,休息時間大幅減少。每天5-6節(jié)課,每節(jié)課休息10分鐘。
3、主導性
幼兒園:老師主動,孩子被動。不管是學習還是和小朋友相處都是老師編排這樣那樣的游戲情景來帶動小朋友們。
小 學:一位老師面對50-60名學生,他的任務是教學生知識而不是帶學生做游戲,因此不可能再關心某一位同學或關心學習之外的某一方面事情。比如同學之間的相處、孩子的心理情緒,尤其是師生溝通更是難以做到。
4、習慣問題
幼兒園:有些幼兒園可能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進行培養(yǎng),有些則沒有。
小 學:上課要端正做好,專心聽講和記錄筆記,放學之后要溫習功課和完成家庭作業(yè),早睡早起,見老師要問好懂禮貌等等。
對于孩子進入小學走上自己十幾年“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至關重要,必須“打好這第一仗”。怎么樣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怎么樣讓孩子的學習更得上小學教育、怎么樣讓孩子與同學關系融洽、怎么樣讓老師喜歡自己的孩子多給些幫助等等,有這些大量的問題存在,學前班或者幼小銜接班就孕育而生了。
孩子該不該上學前班,學前班該不該上?這個要看學前班是怎么辦了。是否配備專業(yè)的小學師范教師?是否有與小學相近的校園環(huán)境?學前班的課程設置是怎么樣的呢?
0-12歲是孩子的重要發(fā)育期,0-6歲是孩子發(fā)育的黃金期。大腦思維、運算記憶、語言組織、情緒調控、社會交往等等各項能力在學前都已經(jīng)基本構建完成,因此學前班必須要有專業(yè)的小學師范教師任課,要有盡可能接近小學的校園環(huán)境和作息習慣養(yǎng)成,更重要的教學。學前班教什么?鍛煉什么?培養(yǎng)什么?非常重要。不再應該是提前教孩子拼音、認字、數(shù)學,這樣就違背了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運動協(xié)調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等。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錢志亮教授可以算是我們國家學前教育的先驅了,有他帶領眾多博士、碩士研究生研究的兒童《入學成熟水平》課題,已經(jīng)在北京師范大學幼兒園、解放軍六一幼兒園、空軍藍天幼兒園、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等實踐檢驗多年,已經(jīng)向全國推廣。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的大概內(nèi)容: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一:視知覺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二:聽知覺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三:運動協(xié)調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四:知覺轉換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五:數(shù)學準備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六:語言溝通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七:社會適應水平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之八:學習品質水平
鄭州市啟樂園幼小銜接班有幸成為兒童《入學成熟水平》課題組的河南省示范基地,開辦的“樂才”學前班已經(jīng)采用兒童《入學成熟水平》教材、訓練冊,孩子的各方面進步尤其是綜合能力的提升十分明顯。
歡迎教育方面的專家老師關于有效銜接方面問題多多交流,互相促進。歡迎家長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還有疑問也可隨時咨詢。0371-63588809,m.xzpv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