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續(xù)性專注力:坐不住,小動作多,上課易分心,做事拖拉 2、轉換性專注力:寫作業(yè)不能馬上進入狀態(tài),入睡難 3、分配性專注力:做不到邊聽邊記筆記,聽課效率低,聽寫時聽錯寫錯 4、選擇性專注力:容易受周邊的事物打擾,抗干擾力差,愛插話 5、觀察性專注力:粗心、審題錯誤,丟三落四 家長可以對照自己的孩子,看是否有以上一些表現(xiàn),如果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一些專注力不足的表現(xiàn),那就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
剛開始孩子還不會精力集中的做事情,不知道身邊的工具該怎樣使用,就是沒法安下心來做一件事情。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了。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用“你看,這里有一個洞呢!”,“你能幫我找到綠色的紙牌嗎?”······之類的引導語很自然地將孩子帶入到活動中去。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培養(yǎng)起來了。
如果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有些家長在孩子才一兩歲的時候就著急讓孩子進行專業(yè)化的注意力培訓,殊不知這樣是在扭曲孩子成長的自然法則,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當孩子從事某種活動時,我們應該盡量給他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安靜、舒適整潔的環(huán)境,刺激物盡量減少,比如玩具,每次只拿出一兩個供其玩,其他的都收起來這樣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盡量減少無關刺激,孩子就比較容易精力集中地干自己的事情。
給孩子提的要求不能太高或太低,而且語言要簡單明了,孩子能理解并記住。一次提的要求不要過多。
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guī)律,生活規(guī)范要建立。在執(zhí)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刺激出現(xiàn)時,家長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景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